夏至节气到来,建筑节能的话题随着酷热将至再度升温。“目前,对节能新技术的孜孜追求并没有带给人们意想之中的好效果。”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生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黄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她认为,建筑节能应把各种学科、能力和需求整合到一起,不能只顾一头,防止出现“木桶效应”。
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“贴标签”活动。不同建筑物的外部气候条件、室内环境参数要求、使用模式等因素均可能有较大差异,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也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。不存在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建筑节能方案。国外的新技术不一定适用于国内,适合北方地区的节能技术不一定适合南方,使用节能技术要因地制宜。
节能问题可以通过规范和标准来解决,但规范和标准一定要具备一体化整合的思想。对能源的节约和利用应有一个综合系统的思路,用科学的头脑,平衡利弊,加以整合,而不是简单的规定和新技术的堆砌。